保密文化创意
古代情报传递方式:智慧与技巧的结合

古代情报传递方式:智慧与技巧的结合

在影视剧中,特工们通过巧妙的手段将机密情报传递回去,让观众拍案叫绝。然而,古代的情报传递方式却让人惊叹不已,甚至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这些手段至今仍然在使用,一点也未过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情报传递方式的几种常见方法。 粘土封是古代情报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秦汉时期,人们使用竹简或木板作为文字载体,而在接口处敷以特制的胶泥,再盖上呈报人或部门的印章。这种手段主要用于政府公文信件等保密级别不高的文件。 随着纸张和绵帛的普及,三国后期开始流行棉纸封。这种封缄方式主要用于平常信件的保密,即在信封上下封口之处加贴棉纸盖章封口。后来,这种方式也泛指纸质信封。 火漆封是一种既美观又有效的保密方式。

2023-11-14
治军之要 重在保密

治军之要 重在保密

《尉缭子》是一本兵学著作,更多关注的是军事行动的安全保密。作者提出“游说间谍无自入”,体现了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并以此作为目标和追求:即令敌方的间谍无法开展工作,无法潜伏。 《尉缭子》还提出,隐藏好己方的作战力量与作战意图,也可以实现掩盖弱点的目的,只有做到“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饰”,才能“知彼弱者,强之体也”,从而避免对手以实击虚,给己方带来灾难性打击。 在作者看来,军队上下始终要做到谨言慎行,一定不能从自己口中泄密。这与《周易·系辞》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目的都是防止间谍“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从而造成泄密。

2023-11-14
中国古代情报制作中的保密手段:从隐语到泥封技术

中国古代情报制作中的保密手段:从隐语到泥封技术

在商末周初,中国古代的情报制作中使用的保密手段可以追溯到“隐语”,即以某种约定的暗号或者其他替代语传递的情报内容。在兵书《六韬》中记载了“阴符”与“阴书”的用法。早期的阴符由竹板制成,后也用木片、铜片代替。阴符由君主和前方将领秘密约定不同长度的符节分别代表何种情报,并任命专人负责传递。由于阴符本身无文字或符号,即使送符者遭俘虏,情报本身仍然是安全的。虽然阴符操作简单、保密性高,但它传递内容有限,只适用于小型重要情报的传递,难以胜任复杂军事情况下的秘密通信。

2023-11-14
我国古代保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古代保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保密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夏朝开始,公文的保密就受到了重视。夏朝的史官们开始对公文进行收藏和保管,非常注重公文的保密性。商朝则更加重视文书档案的收藏与管理,设立了守藏史一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公文保密制度的雏形。 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同时,周朝还派遣了“守藏史”来专门负责守护这些文书。为了确保公文的保密性和辨别真伪,周朝创立了公文的封泥和用印制度。西周时期,还创制了用金属封缄的匮子,称为“金藤之匮”,用来收藏一些最重要、最机密的档案。这也成为以后历代重要机密档案的收藏之所。 到了春秋时

2023-11-14
保密的历史:从古至今的秘密战争

保密的历史:从古至今的秘密战争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保密一直是国家安全、商业竞争和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的间谍活动,还是现代的网络安全,保密都是关键的竞争要素。本文将带您走进保密的历史,探索其发展脉络和影响。 一、古代的保密战争 在古代,保密主要通过口头传承和书面记录来实现。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保密手段也逐渐升级。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间谍活动就已经非常普遍。这些间谍被雇佣来收集敌人的信息,或者破坏敌人的计划。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包括使用密码、假名和伪装。

2023-11-13
中国共产党保密工作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保密工作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保密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党初期。1921年前后至192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保密工作初创时期。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是党的第一个纲领。 其中,党纲第六条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章程。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凡党员泄露本党秘密者必开除之。

2023-11-13
重温红色保密故事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的红色基因

重温红色保密故事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的红色基因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风雨雨。100年乾坤旋转,100年风云变幻,100年地覆天翻,100年山河换颜。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一路高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2023-11-13
琼岛开遍“英雄花”:海南革命女性的保密往事

琼岛开遍“英雄花”:海南革命女性的保密往事

如今提到冬季旅游,很多人会想到的就是充满热带风情的海南,椰林伴海风,浪花映骄阳,好一派惬意处得的美好景像。现在的海南,充满了游人们的欢歌笑语,美女们的裙摆飞扬。但是在数十年前,海南,不要说外来人,更是本地女性的恶梦。 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海南(旧称琼崖)妇女参加革命斗争的人数之多、事迹之英勇都是罕见的。仅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例,当地抗日总队的女性党员就占到了部队党员总数的25%,光荣牺牲的女烈士多达1508人。“琼崖女子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纷飞战火中悄然觉醒的海南革命女性,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自己与民族的尊严。追寻这段特殊的历史,记者发现,保密工作作为生命线贯穿始终,串起了所有的故事和人。

2023-11-13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 重温党的保密故事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 重温党的保密故事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这是毛泽东两次为保密工作所作的题词。“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翻开党的保密战线历史,革命先辈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演绎了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

2023-11-13
奏折的产生,原来是为了保密

奏折的产生,原来是为了保密

“拿笔墨纸砚来,我要向皇上上奏折一封!”电视荧屏古装剧里的这句台词,不少人肯定听着再熟悉不过。但是,能听出这句话背后玄机的,不知有几人。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侃侃这经典台词背后的故事。 玄机之一,你能知道时间吗? 如果你在电视剧里听见这句话,那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一定是在清朝之后,为何笔者这样笃定呢?原来,奏折是清代专有的一种官文书。奏折,从字面上讲,即是指折叠而进的臣子向皇帝报告事件的文书,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玄机之二,你能知道人物身份吗? 奏折奏事的资格并不是人人都能享有,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雍正

2023-11-10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