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视频
-
在商末周初,中国古代的情报制作中使用的保密手段可以追溯到“隐语”,即以某种约定的暗号或者其他替代语传递的情报内容。在兵书《六韬》中记载了“阴符”与“阴书”的用法。早期的阴符由竹板制成,后也用木片、铜片代替。阴符由君主和前方将领秘密约定不同长度的符节分别代表何种情报,并任命专人负责传递。由于阴符本身无文字或符号,即使送符者遭俘虏,情报本身仍然是安全的。虽然阴符操作简单、保密性高,但它传递内容有限,只适用于小型重要情报的传递,难以胜任复杂军事情况下的秘密通信。
-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必须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这是毛泽东两次为保密工作所作的题词。“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翻开党的保密战线历史,革命先辈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演绎了多少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
-
从古至今,国家安全始终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历代王朝不仅将“民为邦本”“安不忘危”等理念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准则,而且十分关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制定了系列法令予以保护,可以视作“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朴素映照。 资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古代,盐和铁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战略物资,其生产与流通一旦失控,会导致物价飞涨,农业、军事停滞,社会秩序混乱。为确保盐铁等关键资源安全,古代执政者对盐铁实行官营,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将盐铁经营权紧握于国家之手。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就提出“官山海”政策;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朝对“敢私铸铁器煮盐
-
敌明我暗,情报是如何传递?如何鉴别地方是敌是友?政务机关涉密人员如何做好防间保密的?涉密人员网上交友、网上点餐、收发快递等场合,都会被间谍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一般来说,涉密单位都会从手机屏蔽柜厂家采购手机屏蔽柜等保密设备,来防止手机等电子设备泄密。可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涉密人员该如何守住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电视剧《狂飙》,来了解防间保密的那些事。 《狂飙》是一部以扫黑除恶为背景的电视剧。剧中,刑警安欣等人经过20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扫黑除恶斗争的胜利。该剧中涉及到的情报传递和防间保密的问题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
-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1927年11月14日,党中央在上海设立中央组织局特务科,简称“中央特科”。中央特科以保卫党中央、服务党中央为神圣职责使命,作出了特殊贡献。 今年是中央特科成立97周年,中央特科是党的隐蔽斗争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情报保卫专门机构,是白色恐怖之下屹立的党的坚强红色堡垒,是党早期隐蔽斗争史上的光辉典范,其传承下来的斗争经验、斗争精神和光荣传统,至今仍以极强的生命力影响和塑造着党的隐蔽战线。 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外景 中央特科一科总务科,实际上是党中央的总务科,承担着党中央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主要职责是:安置党中央机关办公场所、领导人住所,建立用于党中央秘密办公、开会
-
甘肃省博物馆 最早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是使用泥封技术,这项保密技术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防伪包装技术。魏、晋以后,随着纸张的普及和应用,又研制出了密封效果更好的“火漆”。 始于先秦时期,汉代“泥封”高下有别 “武都紫泥”为皇帝专用 中国最早防止公文泄密的手法是使用泥封技术,这项保密技术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防伪包装技术。所谓“泥封”,就是使用一种叫“封泥”的材料,对重要文档进行密封包装的方式。 泥封兴于先秦时期,到两汉时广为流行。当时不论是公函还是私人书信,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一类的“纸板”上。简牍在现代考古中多有出土,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出土的两封中国现存最早的信件,便是写在木
-
来源:保密观公众号本期编辑:高 健 本期设计:徐穆榕
-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今天,我们迎来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保生存、保胜利,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做好党的保密工作,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和平建设时期,为了保安全、保发展,毛泽东同志就保密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以及工作指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既是党的保密工作创始人,更是遵守保密纪律的典范,即使面对自己的亲密爱人兼战友,也能做到严守保密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在上海茂名北路120弄7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内,保存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这是杨开慧1924年在沪期间,和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青的
-
1927年9月底至10月上旬,党中央陆续从武汉秘密迁回上海。当时,上海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不断有同志被捕或牺牲,更有立场不坚定者脱党,甚至叛党投敌、出卖同志。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党的情报和保卫工作格外重要。为此,党中央于1927年11月在上海组建中共中央组织局特务科,即“中央特科”。 添加图片描述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外景 在残酷的斗争中,党将保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而中央特科由于性质特殊,保密纪律更为严格。这些保密纪律,在当时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成为中央特科可以长期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下的有力保障。 树立严格的保密意识 工作内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工作内容必须严格
-
原创 安平 国家安全部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在湖南省衡阳市有一座烈士陵园——归园,段沄、段复、段徽楷、谢小球四位隐蔽战线革命先烈就长眠于此。段沄、段复是亲兄弟,段徽楷是他们的堂兄弟,谢小球是他们的妹夫。他们既是家人亲人,又是战友同志,在民族大义面前,用一生的壮举书写了隐蔽战线上的忠诚华章。 添加图片描述 段沄、段复、段徽楷3人勤劳节俭,好学上进,在家族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谢小球出生时家道中落,因家境贫寒没钱上学,他一边放牛,一边到私塾旁听。这四位少年目睹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遍地饥民、民不聊生的惨况,立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1925年,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到衡阳。他们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报
-
文益渐,一位高丽的使者,因为犯罪被发配到了元朝的大西南。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棉花。 棉花,这种在寒冷的冬季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的植物,让文益渐深感惊奇。他看着那些穿着棉衣的人们,感叹于这种植物的神奇功效。他开始研究棉花,从种植到收获,从加工到使用,他都一一了解,一一学习。 他在元朝的农书《农桑衣食撮要》中找到了关于棉花种植的详细记载。这本书是元朝农业的重要参考资料,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包括棉花。文益渐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都会认真阅读,一遍遍地背诵书中的内容,直到他能熟练掌握种植棉花的技术。 几年下来,文益渐已经
-
原创熠然保密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无数情报人员,以巨大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八路军前方总部有一位情报科科长对党忠诚、胆识过人,她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的夫人林一。 情报生涯的开端 1917年8月,林一出生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在县立中学读书时,林一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秘密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6年5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党组织派林一到莫斯科东方大学第八分校学习密写、译电、谍报等内容。 1937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成立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对外称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1938年8月,林一从莫斯科返回延安,经分配参加了特工委训练班,被
-
“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队伍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 八一” 建军节的确定但是,在中国革命的最初年代,由于军事斗争残酷复杂,革命先辈们对这一光辉时日还来不及提到纪念日程。 直到1933年,中央根据地进入巩固阶段,党中央迁入苏区,红军得到很大发展,成立了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同时组成了东方军。再加上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共有900多万人死于战火之中,共产国际决定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国际反战争斗争日” 。 这样,苏维埃中央政府就把纪念国际“
-
原创 朱美玉 保密观 在信息加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很难想象古人如何用一片竹符、一团黏土,甚至一句市井俚语,完成关乎家国安危的机密传递。从姜子牙创制“阴符”助武王伐纣,到清代雍正皇帝用密折构建情报网络,中国古代保密技艺堪称一部充满智慧的“谍战史诗”。 今天,“保密观”带您一览古人穿越千年的保密智慧~ 阴符探敌情 相传,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时,为秘密传递军情,他发明了“阴符”与“阴书”。姜子牙认为,若想求得长久的强盛,就必须推翻无道的殷商王朝。他一方面表现出臣服商朝,制造种种假象,如祭祀商人先祖、邀请纣王狩猎等。另一方面,与东夷盟友加强沟通。据《六韬·龙韬》记载,周武王曾问军政于姜太公:率军深入
-
吴博,1917年3月出生于上海青浦,早年曾就读于吴淞中学,1937年参加新四军,后被安排在安徽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工作。1938年,向往进步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四军军部司令部旧址 抗日救国:英勇女子奔赴重庆 面对局势的重大变化,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作出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后改称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的决定。 出于隐蔽工作的需要,南方局机关办公场所,设在经国民党当局允许设立的公开合法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以下简称“重庆八办”)内。工作人员对外以中共代表或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出席活动。 南方局暨重庆八办旧址 掩护身份:“公用礼服”记录历
-
说到德国发生的泄密事件,许多人首先会想到二战中“恩尼格玛”密码机被英国军情机构破译、丘吉尔隐忍不发的故事。但是如果连间谍案一起算,德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泄密事件当属1974年发生的“京特·纪尧姆案”。该案是西德第四任总理、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维利·勃兰特下台的主因之一,同时成就了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副部长、“无面人”马库斯·沃尔夫在情报界的威名。值得一提的是,成功在对手首脑身边安插间谍并潜伏多年,此举堪称谍战史上的杰作,但在更大层面上,它影响到勃兰特推行和解、合作的外交政策,从而间接使东方阵营的利益受损。在自传中,沃尔夫对此颇为懊悔。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复兴之父”、在“最伟大的德
-
1931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后当即叛变。由于他掌握党中央核心机密,包括领导人住址、地下党名单及潜伏特工信息,其叛变对党组织构成毁灭性威胁。 千钧一发之际,潜伏在国民党中统高层的钱壮飞截获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情报,得知顾顺章已供出上海党中央机关。他迅速行动,在生死攸关的48小时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 钱壮飞先派女婿刘杞夫连夜赶赴上海报信,同时周密安排南京地下党紧急撤离。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不惜将亲生子女留在南京以迷惑敌人,自己冒险亲赴上海传递情报。在周恩来的果断指挥下,党中央机关完成了一次堪称奇迹的大转移,周恩来、邓
-
企业如何打造强大的保密文化 引言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现代商业环境中,信息已跃升为最具价值的资产之一,犹如企业的生命线,牵动着其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关乎公司生死存亡的商业机密、敏感的客户数据,还是代表企业智慧结晶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密文化的构建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球化竞争的白热化,如何有效守护这些敏感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挑战,关乎其长远命运。 正文 保密文化的定义与意义 保密文化,这一术语深刻描绘了一个组织内部通过一系列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措施,以及员工自觉自愿的遵循,共同营造的一种保护
-
在现存的先秦典籍中,有关侦察、间谍机构和制度的记载非常少,这对于我们探讨先秦时期的侦察间谍机构及制度增加了很大困难。尽管先秦时期有大量的侦察、间谍活动,在先秦诸子、各种经书中都有所记载,有的还记载得很多,但与这种活动有关的机构及其制度的情况都很少。可能先秦的一些典籍有所记载,但由于年代久远,又遭秦火,其绝大部分都已经丢失了。 一、关于先秦时期侦察、间谍机构的概况 《周礼·秋官·士师》中说: “士师之职,……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贼,三曰邦谍,四者犯邦令,五日挢邦令,六曰为邦盗,七曰为邦朋,八曰为邦诬。” 士师这种职官是秋官司寇(指中国古代主刑狱之官)之属官,由下大夫四人充任。这里所引的士
-
当年《共产党宣言》首译本仅印了1000册,存世极少,迄今国内有幸保留下了11本,分别被收藏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温州市图书馆、上虞档案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山东东营市博物馆。 1932年8月,广饶的邻县博兴暴动失败,广饶的党组织也遭受严重损失,许多共产党员被捕、被杀。刘考文感到自己有可能被捕,就把《共产党宣言》交给了忠厚老实、不引人注意的老党员刘世厚保存,并郑重地告诉他:“这本书务必保存好,它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啊!”不久,刘考文被捕入狱,全家被抄,刘良才也因叛徒告密牺牲在潍县白浪河边。 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