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情报制作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式。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通过特定的声音、动作甚至是绳结来记录和传递信息,这些都是情报的早期雏形。
在商末周初,人们开始使用“隐语”这种保密手段来传递情报。所谓的“隐语”,就是以某种约定的暗号或者其他替代语来传递情报内容。在兵书《六韬》中,记载了“阴符”与“阴报”的用法。早期的阴符由竹板制成,后来也用木片、铜片代替。阴符由君主和前方将领秘密约定不同长度的符节分别代表何种情报,并任命专人负责传递。由于阴符本身无文字或符号,即使送符者遭俘虏,情报本身仍然是安全的。虽然阴符操作简单、保密性高,但它传递内容有限,只适用于小型重要情报的传递,难以胜任复杂军事情况下的秘密通信。
相比于阴符,阴书可以传递更丰富的情报。阴书实际上是军事文书的一种,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机密内容完整地编写在木简或竹简上,再将其分成3份,委派3名使者传送。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情报的完整性,但也可能因为送信人遭捕获而导致接收人无法获取完整的有效情报。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情报保密手段——泥封技术。书写有文字的竹简或木牍被捆扎之后,在绳结处敷以特制的胶泥,再在胶泥上钤戳呈报人或部门的印章。收件人主要通过对封泥印戳文字的真伪鉴定和封泥完好度的考察来判断是否泄密。
秦汉以后,情报制作通常采用暗号、密语、符号甚至小语种来进行加密,即前文所提到的书面形式的“隐语”。根据宋代人撰写的《武经总要》记载,那一时期的军事情报都配有密码,即用1—40的数字代号“密码本”替代具体情报内容。
明朝时期,密疏作为一种保密度较高的上行官文书,广泛应用于政治场合。与正常的题、奏本相比,密疏的内容只有上疏人和皇帝两个人知道,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处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章奏,通常是自上疏人手中发出,直达御前,严防中间有人“截胡”。明代对密疏制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多种措施。
清代,为了适应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需要,逐渐建立起奏折制度。朝臣必须将奏折放入封套,再放入折匣并锁好,才能交给他人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