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陇东报 杨锐
在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与注重保密工作密不可分。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敌人严密的封锁与包围中严格执行党的保密纪律,紧密依靠群众作为党的保密屏障,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而保留了珍贵的革命火种。可以说,南梁军民革命斗争史,也是军民红色保密史。
南梁革命根据地在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隐蔽,刘志丹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最终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选中了南梁这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森林茂密的地带,并且南梁处于“三不管”地带,是敌人活动的一个真空环节,为根据地休养生息、不断壮大队伍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确立创建南梁根据地的包家寨会议选址同样隐蔽,1933年11月3日,按照刘志丹的建议,为确保与会同志安全,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的联合会议特选址在地势较高、人烟稀少的合水县张举塬村包家寨召开,与会人员分批到达会议现场,会前在周围设立隐蔽岗哨,以防发生意外。
南梁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和三次疯狂“围剿”下存活,发展成为全国唯一留存的革命根据地,同样和紧密依靠当地群众严守红军和政府机关的秘密密不可分。翻开《中国共产党华池县历史》这本书,人民群众为红军保守秘密的故事俯拾皆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阎洼子四十二烈士”的英勇故事。
1934年5月9日,甘肃警备第二旅仇良民部一个团和陇东民团谭世麟部共计1000余人窜入南梁中心区,对红军进行分兵“清剿”。为保护红军的物资和秘密,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进步群众共42人惨遭敌人杀害,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书写了千秋传诵的英雄史诗。
今天,我们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国综合国力角逐不断加剧,围绕信息资源的控制和斗争日渐激烈,窃密与反窃密斗争复杂,现代战争已由硝烟弥漫的战场逐渐过渡渗透到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政府部门位于国家保密工作前线,保密工作是各单位各部门办公室文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办公室的重要管理职能之一,对于涉外部门来说,保密工作尤为重要。但与此相反的是,当代社会干部群众的保密意识却不够,特别是广大公务人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和平年代里无密可保,因此常常无视保密制度,或不分场合随意谈论工作机密,或在外出差时将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泄露出去,或携带机密文件出入公共场合、走亲访友,以致造成泄露或遗失机密的严重后果,使党和国家蒙受重大损失。
所以,通过重温我党的保密工作史和南梁革命斗争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党的保密工作优良传统,弘扬南梁精神,把本职工作和群众路线紧密结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今天显得格外有必要。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和发扬党的保密工作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